2013年6月13日星期四

干部奸淫幼女以求转运,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

阶级是不存在的,阶层是不可精确分割的;
好人坏人与阶层完全无关,穷人/弱者不一定是好人;
耗用公共税收的阶级,意味着某种绝对的权力,直到权力破产为止!
阶级/阶层的划分不是客观的,是个人哲学的主观产物,及扣帽子;


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念,会
用某种理由将同胞社会,割裂为此阶级彼阶级,然后鼓动两者之间"你死我活",不妨看成是马尔萨斯主义"制造战争和饥荒减少人口,除非预先计划生育!"的冷血政策的实现。如果三角演义也堕入"阶级斗争"的思维习惯,就会把私产峰上的富人,因财产而定性为"良性阶级",如同马克思主义因财产之无而把贫民定为"先进阶级"一样,因此基督教这些传统愚昧之"向弱者倾斜"也就隐含着"向好人倾斜"。但事实上穷人与好人并非等号,郑民生和陈水总这种人,显然不是好人

同理富人也不必定等同于好人。好人坏人如果是一个指标的话,与富人贫人之间,完全没有逻辑关系。两者之间不说谁多谁少,坏人好人的比例在概是差不多的。民营企业家不代表着先进性,企业家当然也不是高贵的新人种。富人企业家之中的愚昧、下流与无耻,至少在比例上也与党员干部不遑多让;但却与"向弱者倾斜""慈善""社会责任感"无关。举例说我国民企和下层官员之间,近年来有了一种奇怪的国学共识,据说是奸淫幼女可以"转运"。因此一旦萧条时"嫖宿幼女"就成了大生意,连强奸幼女罪也被官方为之妥协。

传统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"文化",意味着出污泥而不染者,即使是达到笔者这种程度,也已经是凤毛麟角,此非自夸!传统文化能够将特供边际者感染成民粹,当然也能向富人大资产者,发出爱国主义"买官鬻爵"的号召。奸淫幼女以求转运的干部和企业家,出发点未尝不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富人之所以倾向自然秩序,无非是因为私有财产让他们容易感受到交换创造价值的潜力;但是传统社会得财之来路未得尽正,也让他们可能怀旧着让他们发财的官商关系。同理富人不但想当贵族的众,也倾向民粹甚至革命者,也非少数。

阶级之所以没有意义,就在于"人群是连续的"。此即用更少用的"阶层"代替"阶级"之意。从文字游戏的角度,的确可以把"阶层"也理解为"阶级",但只要明白其概念,阶层是无缝连续的,甚至是同一个人,同一个家族在不同气氛下,都会显示出不同的"阶层不同";而阶级概念则是假定可以清晰划分。但是该条件在人类社会中并非客观存在,必须作人为的划分。耗用公共税收的资源作人为的阶级划分,总是意味着某种绝对的权力,直到这种权力破产为止。这也是信仰和哲学不允许公共之意,因为公共意味着耗用税收。

由于阶级是连续的,不具备明确的边界,因此阶级的划分就不是客观的,是某种个人哲学的主观产物。在个人哲学中,人类社会当然是可以被划分的,常被称为"扣帽子"。但是关键在于,它能否耗用公共的税收资源,服务地这种个哲学。当这种个人哲学可以耗用公共税收时,当然就意味着在此税收被耗尽以前,此种个人哲学所代表的绝对的权力。拥有绝对权力者(意味着是统治者)如果随便给人扣帽子(如毛主席),凭主观就定某类人的生死,当然是可怕的暴君。因此对于统治者的伦理要求,就是"中庸之道,不要扣帽子"。

人群不存在客观(可实证)的划分边界,但可以被主观所识别和划分,因此不要把统治者先天性定好人坏人;也不要把穷人想当然地视好人,富人当然也不是先天性的高人一等。"向弱者倾斜"必须是向低人权社会的"权力弱者倾斜",不是让他们分享免费的午餐,而是让他们享有能自主交换,并保留自已劳动和智慧所得的积蓄的天然权力,这样贫民就能渐渐升上中产坡,偶然还能成为富人。也需要明白,富人作为体制外的普通人,同样是低人权中的权力弱势者。富人如果只是要保住私有财产,那是天经地义的民主人权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