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

大国兴衰的规律“非暴力=非同质”竞争

大国兴衰的规律"非暴力=非同质"竞争;
个体价值观才允许个体特色

有个体特色才有"个体非同质优势"
互不干涉内政与克服国内政治垄断的"非同质竞争"

对垄断性地位的同质竞争,象德国向英国挑战,日本向美国挑战,天朝今天蠢蠢欲动,结果必然是这些"新生弱者"的失败,而根本不存在所谓的"新生事物最终必然获胜的"历史辩证法。与达尔文的进化论,是根据符合成本效益原理的生物学证据得出的科学体系不同,马克思所谓的"新生事物"论,实际上就是基督教所赞同的发展论;是历史哲学中一种,不是从历史中来的,而是到历史中学的信念。

马克思主义依靠历史辩证法的忽悠,在进化论的"垄断者在同质竞争中必然获胜"(即成本效益原理分析的垄断逻辑)面前,可以清晰地显示出,马克思主义所谓"新生事物",是如何从阉割一种普遍现象,归纳出所谓的"哲学真理"的证据。脱离科学的实证和类似进化论(或科学原理)的实证逻辑,争论"新生事物是否一定战胜老事物""社会主义是否一定胜利",这类哲学真理只一过是训练五毛而已。

如果用国家主权作为主体,将"主权在国际中的霸权"作为标的;那么就会发现,任何按同质竞争的方式挑战上一代霸权,无论是新生的事物还是传统的二奶,一个接一个统统都会被击败。如果上一代霸权衰亡,必定是由于其原有"经济模式"的衰落,或绝对衰落或相对衰落,或过度扩张造成的旁落;但最大的可能,则是由于新一代潜力股,找到了非同质竞争的新的战略优势,至旧霸权于无用。

所谓"找到了非同质的竞争途径"是在接受个体特色individualism的基础上的。有个体特色,才能筛选取个体优势,但特色未必是优势。这样就排除了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拒绝市场经济的哲学信仰:"美国是市场经济称霸,中国靠市场经济不能打败美国,中国要搞计划经济,中国不能接受个体价值观……",——>实际上这就成了同质竞争了。因为"市场经济体制"是内政,并非"国际竞争"。

美国之所以能长久称霸,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美国国内是市场经济;而在国际上就根本没有真正去称霸,没有象荷兰、英国那样垄断殖民权益。因此"非同质竞争"是在接受个体价值观的基础上的。任何人既得之利益,只要不是处于我方优势力量范围,一律承认之。原因可能是不必反对(可能是好的),也可能是反对不了(象非法干涉利比亚),或者根本上与我等无关(卡扎菲去或留)。

承认他人包括前代霸权(如美国的商业优势),是要换取对方的同等承认;用中国今天的话来说就是"互不干涉内政"。这一条是站在中国"主权利益"的角度而论的;而无论是对于执政者,还是在野变法主义党来说,同时也意味着"不要指望对外来干涉的依赖"。并非引进外援就是恃洋自重不够道德,而是西方象美国是根本不会为其他国家的民主进步真正持久地出力,也不会真心扶持他国的独裁者。

用道德和主义去看待美国和北约的国际干涉,既有可能陷入赞助美利坚帝国霸权利益的误区;我们不是美国人,美国的霸权利益不是我们的利益;也有可能陷入出卖国内利益维护国内政权而自以为"为了稳定",或象孙太祖那样出卖未来的权益"为革命"。在美国或者任何一个西方国家/联盟看来,对任何后进国家的干涉,都只有永恒的利益,没有永恒的正义;除非利益就是正义!

因此适当接受国际援助/合作,算不上卖国;期望而依赖之,最终必定背叛了自已的利益(个体与群体的一致性);因为那是不可靠的、不可持续的;那怕欧美的帮助是真心善意的;也就不可以纳入计划内行动的资源,顶多只能用于宣传的价值。"任何计划内资源都必须是量化有保证的,目标是有限的,利益妥协的"。简单说任何政治计划的方案,都必须是利益性的,不能建立在无源之水的想象中的正义上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