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6日星期一

第一次中东战争,侵略者是阿拉伯人

第一次中东战争,侵略者是阿拉伯人;
第三次中东战争后,军国主义的以色列表现出侵略性;
阿拉伯人的敌视,让以色列更强大;
中东战争是阿以双方共同的选择


从"领土不可谈判"的信仰出发,会争执于犹太区或阿拉伯区,谁分到的便宜更大,其结论,大致有助于宣扬"西方偏袒犹太人",——>从这一刻起,阿拉伯前线国家,就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与英美对抗的路子,就象毛选择了与美国对抗的路子;尽管英美并不喜欢犹太人,美国也并不喜欢蒋介石。与英美对抗可以说是阿拉伯人与毛帝国们,信仰驱动下的选择,而不是美帝国主义"亡他们之心不死"。

无论犹太人区是否在地图上占便宜,他们并没有侵占该区内的阿拉伯人土地财产!如果不是想着"分家独立过生活",或者想着"统一该死的犹太人",这种战争借口的现实合理性,到底是什么呢?英国分治犹太人区和阿拉伯人区,并没有禁止彼此的杂居,犹太人也没有禁止阿拉伯人居住在犹太人"控制区"!就象江苏和浙江为了泰安县行政归属要分裂打仗,在私有制观念,就有点莫名其妙。

在战争之间及其后,阿拉伯人的私有财产也没有被侵犯!相反,东方人士关心象东南亚华人一样被劫杀的犹太人命运吗?谁去保障阿拉伯人分属区的犹太人权益呢?当这些私人的财产被侵夺时,东方帝国等文化,是认为侵犯了人权(有此观念吗?),还是因为公有制伸张了正义?私有制文化中,可以互相按利益最大化原则妥协,而在公有制传统中,双方只能为各自最终的正义,看谁的胳膊粗说了算

犹太复国主义"重返圣地",多少触动了阿拉伯人对十字军的不良回忆。但是巴勒斯坦先后落入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手中,大约也有一百几十年历史了。阿拉伯人那时侯不激动,犹太人建立一个自治区,连国家形态也不完全具备,阿拉伯人就激动得要发动第一次中东战争,苏联的作用不可忽视。阿拉伯人不把赌注下在英美的身上,却赌在苏联的支持,多少有点象毛主席发样,缺乏战略眼光

指责美国支持以色列,那要看看苏联向阿拉伯下了多少赌注。用尼克松的话来说,"绝不能让苏联的大炮,压倒美国的大炮"(第四次中东战争)。无论是中东、朝鲜还是台海,美国的政策都是对等军援,保持该地军事平衡;自信资本主义的制度可以在和平的经济竞争中胜出。如果阿拉伯或社会主义一方采取主动攻击,则被攻击的资本主义前线国家,就是美国最廉价也是最有战斗力的盟国。

至少在以色列对阿拉伯,还是韩国对朝鲜,(实际上还是日本),美国的预期显然是对的。假如不是拉登撞了人家的大楼,要让美国选民支持美国军队打阿富汗,又打伊拉克,对于多纳点税就喊疼的美国人来说,美国政府就算真有维基解密所称的,跨越两党分歧的"阴谋论",也不容易合作将美国国民忽悠出个战争名堂。阿拉伯人可能没有意识到,以色列的军事力量,实际上有席卷整个阿拉伯的能力。

以色列的近乎军国主义的政策,也只有在采取强烈扩张时才能发挥效力,否则就必须仰仗美国的经济援助,才能避免破产。(美国每年的对以色列信用担保达百亿美元)。事实上以色列的政体,极需要阿拉伯人的敌视和攻击,才能保持存在合理性!如果不是美国勒紧了以色列的缰绳,以色列完全可以摧毁周边任何阿拉伯的威胁。正是这种能力,令以色列在1967年以后,显示了明显的侵略和扩张的意向。

不知是不是由于穆斯林信仰对于耶路撒冷一往情深,(必须注意,这种情感对于基督教而言,一模一样!),阿拉伯人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,正是他们对以色列的敌视和攻击,以暴易暴,导致以色列变得越来越强大。阿拉伯人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,退一步,可能会海阔天空,以色列就可能会失去在西方的战争支持。如果和平降临,以色列也的确不需要西方支持。中东战争,其实是阿以双方共同的选择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