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22日星期四

奴役是发展的阻尼,人权是经济的动力

奴役是发展的阻尼,人权是经济的动力
奴役通常有一个美妙的名字,叫"(均贫富的)公平"
WTO平等交换创造的价值,为什么美国得到更多便宜
公有制国家的国民在WTO中成为国际贸易的"公地悲剧"
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和中国的社会结构异与同

美国关税贸易与南北经济差异,最终导致内战;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史中是一个特例;就在于国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,人类历史上大概只有美国这一历史时期,内需内向的北方工业体,居然具有比南方外向型的植棉业经济更大的增长潜力。美国南方的富裕是无疑的,可以从美国出口创汇(黄金,白银)的比例,南方植棉业占了美国外汇收入和持有的绝大部分看出来。

但是又必须说明,美国南方的财富,主要集中在少数大种植园主的手上,美国黑奴尽管总体上生活水平不亚于北方的农民工,(逊色于北方公民),但连同大部分美国南方农民生活水平并不比北方公民更好,而产业更单一。原因也在于美国南方对植棉业的州内政策的倾斜(如长子继承权,削弱了土地的流通),本质上排斥了包括工业在内的增长,而阻碍了美国南方产业的升级。

美国南方的情况确实很有点象海湾的石油产油国:大量的石油收入,并没有真正令这个社会富裕,大量的石油美元,反而令阿拉伯国家耽于现状。或者象今天天朝,擅长靠内帑通货膨胀,创造政治贵族控制的外汇储备,而即使是人民币升值,也是狗叫蛙鸣,殊不愿往产业升级、国企改造上挪挪步!所以"美国南方经济是发达的"是指GDP的发达,不可能仅仅从语义上就视为"市场经济下综合国力发达"。

南北战争前的美国南北经济体,与东亚帝国相比,同样是部分地区采用外向型的经济模式,而另一部分地区采用内需型的经济。区别就在于,东亚帝国的内地是世界上人权私有制最落后的地区之一(不算非洲在内),无疑地是世界上国有包袱最沉重的地区。而当时的美国北方,尽管同样是内需内向型,却是当时世界上人权解放最彻底的地区!即市场经济的发展阻力是小、动力最大的地区。

如果将奴役视为经济发展的阻尼,等价于人权私有制的解放是经济增长的动力;那么东亚帝国的增长模式就必须廉价向美国出口,因为只有美国市场才提供切实的消费需求,而美国北方却不可能在美国境外,找到更优良的中产者消费市场。这样构成了东亚帝国今天与美国北方当年不同的结构。东亚帝国的东南外向型经济省份是真正的强大富裕,而内地的国企经济主体的行省,确实是贫困落后,人口众多!

从这个角度去看今天WTO框架下"中国吃的亏",就会发现,WTO本身是国际公平贸易的双边协定,根本上就不存在什么国际资本垄断定价权;问题在于国际上的贸易阻力虽小,象东方帝国的国内贸易阻力,因为国内公有制的原因却显得很大。所以美国从WTO得益,实际上是因为东方帝国国内公有制的缘故;不能因为美国人的私有制制度优势得了大便宜,就说中国人吃了亏,而是中国没有相应得益。

东方帝国的国民权益,甚至被张五常分子降格为"对外输送利益"的润滑剂,美其名为"降低(对美出口导向的)交易成本"。东方帝国的国内内地公有制体系中的国民,由于没能实行私有制改革,而成为参与国际贸易的一分子;相反被政治代理人(是否自愿另计),以公地悲剧的形式,背走了全世界很大一部分通货膨胀。东方帝国是否市场经济,就算美国承认,又怎么样?事实明摆着,公有制仍是主导!

交换创造价值的前提,是国民人权的私有财产和议价权不可侵犯。私有制的国家如美国,可以得到交换创造价值的所有好处;而公有制国家则以出卖国民利益的方式,(也是交换的一种),高价(低汇)换回一大堆实际上什么也买不了的"外汇",而自以为作出了贡献。东方帝国只不过恰巧公有制比较极端,出口导向比较极端,出卖国民利益较有规模化的经济而已。奴役,通常有一个美妙的名字,叫"(均贫富的)公平"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