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1月9日星期三

专制独裁类似公司管理模式

统治阶级的"专制独裁"类似公司管理;
独裁专制程度与"不缺信仰"正关联;
英国立宪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中央集权于国王;
英国光荣革命牺牲了贵族;城市平民与国王立宪

独裁控制室通过无数按钮和先进技术(包括管理手段),"一人操纵整个社会"的模式,是根本不可能,所以专制君主或称"独裁者",实际上只不过是当权的统治阶级的一个影子。专制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模式,跟一家企业的管理模式差不多。只要这个统治阶级仍然垄断着社会资源的特权仍在,那么无论是否扳倒这个独裁者,相当于换一个经理。

所以乌有之乡的毛左们,提议的"法律承认毛左贵族的世袭特权""让你们贱民搞民主",相当于在现存的奴役关系,再套上一个新的叫"法律"的枷锁;与光荣革命全非类同之处。英国君主立宪的本质,乃是平民与原独裁者——>国王的契约,通过承认国王有限的特权(已将其大大缩减至,仅剩君主空衔和王室私有财产),牺牲了英国的毛左贵族的利益。对毛左"缴枪不杀"!这就是非暴力的不流血

另一方面,英国的光荣革命,是在君权神授的前提下,将英国毛左贵族集团的权力,集中在国王一人手中的原因。如果实际权力分散在贵族手中,国王是一个空壳,那么君主立宪就根本不可能。类似这种情况,就是德意志兰——>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过程。这也说明一种现象,那就是独裁控制室尽管是不可能的,但是在传统或外界帮助的情况下,是可以加强独裁的程度的,而更接近于一般说的专制意义。

中世纪传统的长子继承权,东方的父死子继家天下,以及君权神授(今天称为先进性)等等,只要这些"文化软实力"被统治阶级承认,那么因此而登基的独裁者(一般是国王),所拥有的权力,就更接近"独裁控制室"的形式。实际效果相当于独裁所依赖的一部分人的数量的增减。至于一般民众,是不关心统治者这些"私"事;实际上关心也没有用处,又常常被误解为"老百姓不关心自已的利益"。
如果不能达到此效果,就会被说成是"
公信力低了""缺乏信仰了""世风日下了"。实际意思就是说,现在少了一个皇帝啦,有些畜牲盼望着大救星"君权神授""向弱者倾斜"了。这些传统文化卫道的抱怨,总是伴随着社会私有制成分的增加而增加,直到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政治力量,被边缘化为止,方才到达拐点;——>民主到彼时,就算是开始稳定了

其实,无中生有的所谓"公信力",即使配上"为人民服务的崇高道德"(这是德国霍享索仑王朝的座右铭),也只不过是君权神授的代名词。君权神授的合法性,恰恰就是对统治者"高标准的道德要求"。所谓"缺乏信仰",不就是民众有了自已的思想,不认从天而降的先进性,啥事都"我的利益在那里",尽关心些柴米油盐,不再管统治者的国家大事吗?了解这些高尚口号后的真实含义,挺有意思的。

与君权合法性有关传统等效的,是外界足够强大的干预力量。象中世纪欧洲,在教皇革命以后,特别是在乌尔班二世强化了教权以后,对于各国君主的合法性,起到了强大的外部支援的作用。这样就在客观上,令这些君主对内部的政治,约略相当于一个封臣那样,只要不违犯教权的命令和"美德",完全可以专制独裁,类似于一个被授权的部门经理的独裁;——>这是替真正的老板的独裁

这样就能够解释,为什么征服了英格兰的诺曼公爵威廉,可以在英格兰建起第一个接近于中央集权的欧洲王国。原因之一是由于盎格鲁撒克逊地区,与丹麦人长期的战争(维京),养成了英格兰本土贵族服从君权的传统,而另一方面作为忏悔者爱德华的远亲登陆英国成功的威廉,获得了罗马教皇的认可;最后是英格兰本土贵族与诺曼贵族集团初期的对峙,暂时削弱了贵族集团对抗国王权威的能力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