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

英国托利党的1780-1830年的“极右独裁”

公有制社会传统文化构成了私有制民主的阻力;
国际社会的普世价值观,构成了"现代社会的新传统";
英国托利党的1780-1830年的"极右独裁";
人人平等的理想必须建立在"私有财产不可侵犯"的基础上;
私有制入宪,强迫穷人专心发财


因为
(王权+私有制自治)的政治联盟的高度互补性,因此其最终在公有制传统社会中的生根发芽,乃是时间上问题,除非社会母体如埃及一样被灭亡!传统公有制社会的惰性文化,几乎令时间静止;王权利益结合私有制民主,则如难以激发的原子反应,一旦激发就发生链式反应,并结合成更稳定的民主形态。同时这种链式反应也会被外来的私有制文化扩张的压力,和交流的吸引,文化的吸引所诱发

英国的民主制,一直到1800年仍然是贵族寡头控制的民主。光荣革命后的富裕平民寡头(革命元勋),被授予贵族勋衔,而成为贵族的一分子;从而出现了传统贵族与新富贵族的融合,而成为托利党的保守主义政治的开端。(1780-1830)。无论是在新生的美国,还是在老牌的英国,其形式上的民主都排斥法国大革命带来的"人人平等"的观念,关键就在于法式"平等",尚未解答"私有财产"不可侵犯。

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政治背景,英国辉格党在乔治三世的王权复辟时期,被乔治三世为首领的"国王之友"政治集团排挤在决策圈外,而在小威廉.皮特代替乔治三世主导英国政治的时期,辉格党本身也瓦解,大部分并入了托利党,其余人等星散入乡间。时值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英国托利党"专制",今天常被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,视为英国民主的倒退。其实是对民主进程必经的"极右独裁"的不理解

1780-1830年的托利党专制时期的英国,正是处于克伦威尔独裁性质相同的"极右独裁"阶段。这种独裁的特点,并不是反对私有制,而是保护私有制;并不反对人人平等,但必须反对"不患贫患不均,平均主义才是平等"这些传统公有制的陈词滥调,反对重塑(国王+贫民集团)的政治联盟的复辟企图。英国社会的这种传统基督教文化复辟王政的企图,被号称民主人权的法国大革命所激发,真乃讽刺!

当小皮特向亚当斯密让座时,就足以说明这位"辉格党的叛徒,托利党的领袖",后被授予伯爵勋衔的"英国最伟大的平民",实际上支持的是私有制,推进的是私有制的民主,反对的是乔治的王权复辟,和假"人人财产平等"之名的民粹之路的王政复辟。因此当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,包括托利党的主要组成部分,都欣然接受了英国选举制度的改革,仅仅坚持"私有财产不可侵犯"。

亚当斯密的《国富论》和边泌的功利主义哲学,即所谓"社会的幸福在于每个人追求自已利益的自由",才成为英国新国学。也因为此时托利党实际上是包括了新授勋的前辉格党的(平民)骨干,因此简单地将托利党视为"贵族党"是不符合客观历史的。真实的情况恐怕是,英国贵族集团在无法战胜有产平民集团后,寻求招安其中一部分骨干,从而令英国内战开始的进程,恍佛成了贵族党内民主的继续。

在私有制的宪制原则下,人与人的差别,成为驱使每个人扬长避短努力工作,缩小并直至贫富差距的动力。但在公有制的文化之中,人与人的财富差距,就造成人与人的勾心斗角,巴不得天降一个无私大帝,把比自已富的人都打掉,这样就均贫富了!可见,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以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,实际上的万恶之源是公有制。只有当公有制被绝对正义化后,私有制才变成威胁公有制的"万恶之源"。

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入宪,并在执法中得到尊重,最重要的并不是保护了富人的私有合法权益不被侵犯,而是为平民就业创造了最大的机会,(也就是凯恩斯主义梦想而不可得的"充分就业"),更重要的是堵死了牛二攀附权贵仇富幸进的路子,令到赚钱致富的阻力难度,要小于牛二攀附权贵正义仇富。当(勤劳致富 > 山贼从业)时,自然就没有黑社会,也没有牛二闹革命了。简单说逼穷人专心发财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