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0日星期六

英殖民帝国的“侵略”和自由主义“时代”

英国第一殖民帝国的衰退和自由主义的兴起;
1830-1860年的英国政策与今天美国类似;
鸦片战争/英日战争中,英国的所谓侵略;
英国对印度的所谓征服和爱尔兰

北美独立后,"第一英帝国"被深深动摇。因为当时整个英国海外帝国,实际上是以北美殖民地为核心的,是另一个新的英国。其时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刚刚确立其宗主权,南非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只是荒芜之地,并不能为英帝国提供产出,反而成为英帝国的负担。因此早在拿破仑战争前,亚当斯密就提出,殖民帝国对于英帝国来说,在经济上是得不尝失的。英殖民帝国的终结,是酝酿了两百年的政策。

拿破仑战争的英国胜利,以及1860年后犹太人首相迪斯累利为代表性的,重新执行帝国扩张政策而构成的"第二英帝国",掩盖了在1790-1860年之间的,英帝国殖民政策的挫折和衰退,而给人以一种英帝国不断扩张,以致于打到清帝国大门前的假象。因此在拿破仑战争后,英帝国一度尝试重新联合(也可以说是征服)美国,将美国纳入英联邦的帝国框架下。这样就发生了第二次美英战争

第二次美英战争的失利,该政策被彻底放弃,也意味着立足于帝国政策的托利党,在英国主导的政治地位,走到了尽头。1790年已经去世的亚当斯密的国富论,才被作为辉格党攻击托利党的思想体系,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普及。1830-1860年的英国政策,实际上是荷兰形式的世界商业帝国,更类似于今天美国的全球商业体系的炮舰政策,而不是后来的殖民主义帝国。

当时的英国强调所有殖民地,都只是监护制的,内政自理,并保留其成熟后的独立余地。对于南非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蛮荒之地的新殖民地,这种政策实际上是一种福音。由于英国当时处于殖民主义的后退阶段,因此美国总统杰克逊提出"Fifty forth or FIGHT,(把(今天美国)西北部给美国,不然就打仗!)",英国人其实是无所谓的,当然不会为那偏远的土地,真的跟美国人打仗。

英国其时的政策,与今天美国的全球政策类似,强调的是自由贸易,并由海军提供全球自由贸易通道的保护;因此需要而要占领一些必要的海陆控制点,如南非的开普,地中海的直布罗陀,以及中国的香港等地。而对于大清帝国和日本这样封闭社会,则由商人在自由贸易中,任其与土著统治者因商业利益而发生冲突;在冲突后按英国传统法,惩罚土著统治者的"违法行为",借此打开其封闭的国门。

这就是鸦片战争和日本萨摩战争的英方观点。在东方帝国的视角,当然可以把英国商人视为入侵。但这种入侵,甚至与征服印度都不相同。英国对印度的所谓征服,在1860年前的实际上是军事扶植印度教土邦,反击穆斯林的入侵,并充当其军事联盟,而不干涉土邦内政,也不向土邦征收财税。这样的征服者,是印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。实际上得到了印度教社会的普遍欢迎。

将鸦片战争与英萨战争,称之为全球贸易发展过程中的文明摩擦,更符合历史真实。英国扩张全球贸易的政策,固然动摇了古老帝国的闭关治守,但也推动了这些帝国的觉醒和准备。如果清帝国在1880年以后,面对法兰西和欧洲等殖民主义化的矛头,才开始察觉西方势力的剧增,恐怕很难避免在微弱的抵抗后,便被彻底征服的命运,而非洲化!实际上并不强大的日本,所谓对中国的伤害,就是此一证明。

英国放不开的殖民地,只有两个,一个是印度,第二是爱尔兰。英国在印度的所谓统治地位,类似于英国掌握了北洋政府,实际上是对印度贸易的排它垄断地位,而不是对印度社会的征服。1860年后期尝试征服印度社会,就激起了印度的民族主义,并最终导致印度的独立。因此可以说,英国从来没有真正征服了印度。而爱尔兰则由于新教与天主教的混合,离英国又近,而无法割舍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