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6日星期二

道德经济学复制中世纪(皇帝+贫民)政治模式

欧美民主进程早期,普选权与私有制进程基本一致;
南北战争令民粹抬头,普选权进度超出了私有制进度;
(政治贵族+贫民)复制中世纪(皇帝+贫民)政治模式;
中世纪的道德经济学重新抬头,马歇尔主义,凯恩斯主义,福利主义……

观察19-20世纪欧美普选权在各国公民群体中的覆盖,可以发现早期大致上与"私有财产不可侵犯"的认可程度相适应。当私有制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基本原则,而不再是基督教传统中"因实在法的暂时谅解"(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)时,普选权就将向每一个独立的公民人权普及。理由与"向弱者倾斜"没有什么关系,民主就是私有制,人权就是每一个交换财产的最起码的,不容剥夺的"财产"。

这样就构成了民主进程早期的逻辑悖论:当公有制传统力图侵犯私有财产时,则劳动者就被排除在民主权力以外,而不得不忍受政治优势的资产者的"剥削"。如果将"运用政治权力(即行政垄断)压抑劳动者的劳动回报的议价能力",即行政权力造成的劳动者低人权状态,称为剥削的话,逻辑上是合理的。在资本主义早期的"低人权"程度,远远轻微于任一传统等级社会,如毛主席金将军的天堂

民主进程中后期(1860-),普选权向一人一票过渡,则渐渐与私有财产的宪法保证脱钩,而与贵族集体重返政治竞争,并与失业工人、贫民的的联合进度相适应。其中以英国保守党(前身是托利党的改革派)和1860年后的民主党为代表。西方近现代(贵族+贫民)的政治模式,(注意其中的贫民,都已经不是过去意义的贫民),可以视为中世纪等级时代的(皇帝+贫民)政治联盟的继续

南北战争后的1860-1870年之间,英美的欧洲的普选权的普及忽然加速了,超出了私有财产得到保护的所对应的程度。暴力手段解决国内经济矛盾的南北战争,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。南北战争后的欧美,整体上向法国大革命后的法国"人人平等"的普世帝国模式靠拢;而此前号称最为平等的法国,经济发展速度在西欧是比较慢的;却自诩成了"世界上最平等的国家",其中拿破仑三世时期为主!

当普选权的普及速度,由于南北战争的外在因素,令(政治贵族+无业无产者)的政治联盟,通过选举权的多数,构筑了对少数财富生产者的"多数人暴政"的政治基础,并且南北战争令到这种政治基础,克服了"No votes No tax"的私有制的防御能力。整个欧美社会已经呈现出前马克思主义时期的民粹状态,同时马歇尔主义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主导经济政策,直到今天的通往奴役之路,已经隐约可见。

所谓"看得见的手"的政府干预,实际上就是针对资产者逐利的所谓"个人的不理性",换言之就是针对私有财产本身!而所谓的"税收手段再贫配财富",则从来就是几千年皇权等级社会中,包括中世纪基督教社会(皇权"向弱者倾斜"控制贱民)的政治模式,因此(马克思主义 or 凯恩斯主义)的,(攻击私有财产+多数人暴政的民粹)的政策模式,完全与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的道德伦理兼容

基督教诸现代伦理(包括凯恩斯主义+福利主义),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之处,仅仅在于前者的依据是中世纪的道德经济学(代表就是德国历史经济学派施莫勒教授);而后者则鼓吹针对私有财产的血腥革命和厚黑权谋的"政治经济学"!基督教反对的是血腥革命,却不反对马克思主义针对私有财产的行为。换言之,基督教仅仅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方法错误,太激进了,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,出发点是好的。

当基督教和凯恩斯主义用中世纪的道德经济学,要求于(资产阶级=资本家+产业工人)负担起失业工人的税外救济责任时,(本来这是国家税收后的责任),也就不得不对这些产业作出垄断政策上让步,同时也体现了对国计民生部门稳定性的关注,实际上相当于一种有限的国有化。负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企业,也就有了更多垄断市场的特权,近代的垄断资本主义出现了。马克思主义前期社会成型了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