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25日星期日

凯恩斯主义经济增长,减少失业,GDP和物价上涨的数学玄妙

凯恩斯主义历史悠久,大萧条是第一次世界危机大爆发;
凯恩斯主义的权威取决于数据统计和理解的垄断;
凯恩斯主义"减少失业"和GDP忽悠的哲学艺术;
操纵"物价上涨"对凯恩斯主义的GDP忽悠的必要性

1840s工业革命以后的诸国,事实上的凯恩斯主义成了国家向落后产业倾斜货币。即向全民抽取铸币税,用透支货币(也是搜刮着民脂民膏)的方式,向他们眼中的所谓不得不保的行业倾斜,构成了货币倾斜的新的"谷物法",从而在投资机会已经不大的落后产业,制造着更失衡的(货币>投资机会),并最终发展成全局性的"赌博"和"滞胀"。凯恩斯只不过是为已经实行了100年的错误"正名"。

用(货币信用的扩张+政府积极的财政)政策,向落后行业倾斜的凯恩斯主义古来有之。在1860年法定货币成为每一个国家政府垄断的流通手段后,就已经成为每一个政府过分扩张的"积极的财政政策"的手段,配合国债(或随后必然而来的"债务货币化"),造成的流动性过剩的"投机泡沫"是大萧条的成因。凯恩斯主义者却能声称是凯恩斯主义挽救了西方经济,正如是毛帝的暴政救了全中国的逻辑了

凯恩斯主义作为国家威权的政策,其"正面解释"也同样依赖于国家权威垄断的数据,特别是垄断对数据的理解。典型就是被国家垄断解释的GDP和就业。用就业来解释凯恩斯主义的积极效果,是西方社会较之东方帝国专注于GDP的忽悠,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制度优越性之一。但即使是西方的就业数据,也充满了猫腻。至于东方帝国的失业数据,跟毛主席时侯的亩产十万斤一样,仅仅是政治智慧的冷幽默。

以凯恩斯主义程度最低的美国而言。大抵上是如里根革命后的繁荣时期,会高估失业程度,萨缪尔森分子这种人,会呼唤凯恩斯主义"减少失业";在东方就是鼓吹"积极的货币政策 or 财政政策,避免农民工失业";而在凯恩斯主义造成严重萧条和滞胀时,萨缪尔森类分子们又会低估失业程度,(如奥巴马提供的失业数据低估了约一半),同时继续鼓吹加大货币投放,"阻止危机扩散",如克鲁格曼

GDP的计算方式是公开的,详细内容读者可自行考究。GDP统计在定性上可以简化为(GDP=统计报称的本地净产出×当前市场物价指数)。一些萨缪尔森类分子主张用GNP代替GDP,也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(GNP=本国国民投资的净产出×当前本土物价指数)。GDP奥妙之处,就在于净产出(即生产总值)是不考虑销售的,却能按照"完全销售"的口径,乘上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"物价指数"。

凯恩斯主义GDP哲学下的精妙的一手统计数据,用国产成语称就是"做了婊子,还立贞节牌坊"。在凯恩斯主义的"宏观"下,是不存在"产业结构失衡""产品滞销""不适销倒入大海""投资坏帐"……,市场经济个体自主选择的价格计算的优点,被认为是凯恩斯主义自然具备的长处,而成了否定市场经济的工具。这样就产生了"货币供应越多,(绝对适销的)生产越发达,经济越发展"的逻辑结论

更妙的是,"当前物价指数"是一个可以由凯恩斯主义带动上涨的变量!!很多人在根究帝国统计局的"物价统计"不一定正确,但客观地说,绝对正确的物价统计是不存在的;而且凯恩斯主义的GDP并不需要故意造假的数据,那是毛主席朝鲜式的初级阶级才需要的数学手艺。凯恩斯主义本身就可以造成持续的通货膨胀,通货膨胀本身就带动着物价上涨,GDP就持续上涨了。——>绝对真实的绝妙谎言!!

这样就有了蒙代尔这样的政客,在论证香港金管局的联汇制多么好时,证据居然是"香港(因联汇制)导致的通货膨胀,带动了香港经济的增长",——>蒙代尔并不认为通货膨胀是应该关注的负作用,而是作为他的货币学说的优点的结果来衡量的。逻辑就是,就算消费水平是下降的,但只要物价上涨速度更快,"经济就是增长的"!——>蒋介石滚到台湾时,显然中国大陆经济形势,大概一遍大好!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