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12月1日星期四

小政府=消费者依法诉讼取代“监管”

(下调存准+贷款加息)效果远胜于(高存准+低利率)
(监管创业板+国际板谣言+存准消息)中的疑似市场操纵
小政府=消费者依法诉讼取代"监管"
监管酿造"冤情",法治保证透明

针对创业板的"监管",显而易见是针对散户和民企的歧视性条款,而且是运用了交易所/证监会的行政垄断地位的霸王条款;而国际板则是专有利于上海/交易所,对于基金所持的现有大盘股,并不有利,——>幸好,基民也只是老百姓哟!不是国家的损失!但昨晚上公布的下调存款准备金,则是笔者一直主张的合理政策的一部分:(下调存款准备金+贷款利率加息)。

(下调存款准备金+贷款利率加息)的政策组合效果,远远好于(高存款准备金+低贷款利息)。后者将导致有限的资金,无成本地被国企这类特权掌握。结果就必然是民间信贷被排挤,资金紧缺之余,民间信贷利息暴涨。而道德先生们就攻击"黑社会高利贷贪婪"了。因此的确不应将下调存款准备金,视作货币宽松,除非随后没有加息的政策出现!如果政策是此种微调,无疑是利好。

而(针对创业板的监管+国际板阴影+存款准备金下调后的金融股利好),并且及时地在下调存款率的前几个小时,将股市打落一个阶梯,偶合之中更有巧合,还相信这是巧合的,那就不是巧合了。这一系列事件,足以说明公有制思维的"监管",是如何通过市场操纵,服务于一小撮利益部门。以此次论,最合理的解释,还是把散户从小盘股的熊市避难所里赶出来,给大盘股(包括国际板)接盘。

监管不是法治,被监管就不是市场;是选择监管,还是选择建立依法维权的诉讼通道,未明白朋友,好好想想。正如询问17世纪的英国农民"要国王还是要民主",农民的理解是"要不要政府";很多股民/消费者,对于"要监管还是要依法诉讼",也理解成"政府是否放任权贵鱼肉小民",结果回答必定是:"要"!有什么样的国民,就有什么样的国家,就算换一百次政府,也只不过是换一批监管。

如果不理解民主社会的政府,在市场经济中是被动应答利益冲突的服务部门,民主,将是不可得的。同样就不能理解,为什么民主社会可以实现小政府。原因是很简单的,如果有某个部门,一直没有人光顾,没有"为人民服务"的生意,当然就裁员关门了!而在监管万能的思维方式下,任何部门都可以"积极主动地为人民服务",纳税人当然就要无止境地,不停地掏钞票了。

证监会新任主席郭树清先生,一再强调要实现透明度。但是依靠监管的市场,如何实现透明度呢?监管的种种临时政策,要需要听证,接受错打的申诉,惩罚错误的监管的话,那么可以预计,监管就不复存在了。但如果没有依法的诉讼渠道,那么违法操纵市场,(象券商在行情危急时故意截断通道),就成了明目张胆的无风险行为。解决方案很简单:让受损害的股民,依法提请证监司法渠道诉讼即可

民主社会的透明度,是通过依法自主的诉讼实现的,不是通过筛选高道德的清官"监管"社会实现的。监管作为人治,实际上就是打黑,打错了也就打错了,被冤枉的那是为人民群众作出了贡献。诉讼当然也会有告错的,但是有听证仲裁(法庭就是法官),告错就告错了,还有法官审呢!有辩诉律师帮忙,尽量避免冤案呢!尽管,民事法庭,冤到尽头,无非是罚钱破财的事儿。这就是法治与人治的区别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